音乐节的“自我拉扯”:是市场扩容还是音乐精神的狂欢?

文化产业评论:最近几年,音乐节已然成为年轻人的狂欢盛会,许多户外音乐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音乐节的日渐繁荣也引领着乐迷们的消费习惯。然而事实上,繁华背后也产生过泡沫,五光十色的舞台如同一个巨大的光怪陆离的聚宝盆,让音乐人和唱片公司在“超八成亏损”的市场状况下依然“前仆后继”。反观,著名业内人士张校长却喊出“不能让全部音乐节音乐人都围着资本转”的口号。说到底,这还是一场资本和信仰的协商,如何做到让两者并行不悖、实现共赢也许才是音乐人和乐迷都最想看到的结果。

 

 

五月,各个城市大型音乐节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一年好几度的音乐节已经成为了乐迷们的嘉年华,文艺青年们的大型庙会。陈所长在歌词里唱道自己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而每年的这个时候又何尝不是音乐节的“自我拉扯”呢?区别只不过是后者集体扎堆罢了。

 

不知不觉,音乐节进入中国已经将近18年,从最初的一个舶来品,在中国表现得有些“水土不服”,只是“小众”的音乐游戏,到后来逐渐地被本土化。如今越来越多音乐节“井喷式”之后,如果说迅速膨胀的数量和密集爆发的问题只是表象,那么国内音乐节行业浮华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片光景?

QQ图片20170522220641

 

谈钱既不酷也不文艺,可没有钱哪来的音乐节

 

资本其实早已敏锐地进入,且它的参与在音乐节里从未消停,就像乐迷们在台下挥动的双手一样卖力。

 

  • 知来头方知去处,我们先讲一讲国内各家音乐节的发迹简史

 

2000年5月,中国摇滚音乐节第一品牌“迷笛音乐节”在北京迷笛学校举办了第一届。谁曾想,这个小小的汇报演出正式扛起了中国商业音乐节的大旗。直到2005年10月,第六届迷笛音乐节,票价一天30元,四天通票100元。开启了中国音乐节的门票时代。2007年10月,经过几年商业化尝试,已经成为国内文化现象的迷笛音乐节首次实现盈利,终于达到收支平衡。120万元的投入,换来了140万元的收入。

QQ图片20170522220646

 

不过也正是这一年,长期独占国内音乐节鳌头的迷笛有了对手,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在北京海淀公园举行。09年5月,另一个日后鼎鼎大名的品牌横空出世,摩登天空主办的“草莓音乐节”在北京通州举办第一届。   

 

2013年,恒大音乐旗下的星光音乐节,用短短3个月的时间,便走过包括北京、上海、长沙在内的20座城市,两年内举办了58场,因此快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自此,“三足鼎立”的格局初具雏形。

 

  • 音乐消费升级的驱动下,资本市场的反响也愈发强烈

 

随着音乐产业不断升级,音乐节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正在吸引愈来愈多的资本涌入。更多本土化品牌出现,纷纷进入大众视野,大理洱海音乐节、成都朋克音乐节、西部大漠音乐节、武汉春浪音乐节……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音乐节时代就这样来临了。

 

张震岳杨乃文陈绮贞谢天笑只是标配,新晋常客徐佳莹窦靖童陈粒也悉数出席,甚至居然还有张曼玉和郑秀文!orz,这就是有钱了之后音乐节对乐迷们实行的暴击。

 

几年前,音乐节还只是豆瓣青年的标配活动,去一次和朝圣似的。去年开始,各大社交媒体上,“音乐节”一词热搜,连小编这种路人粉都看得出来,国内音乐节已不仅是文艺青年,而是整个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标配了,各种风格玩法都逐渐落地。

 

2016年9月,MTA天漠音乐节(“MTA”意为Music, Technology and Art)的举办现场不仅有新锐音乐,还有最新的“黑”科技体验、多媒体艺术表演、艺术装置展览等,用VR/AR体验、机器人和智能硬件刷新乐迷的感官体验。可以说,“消费升级”这一波,音乐节恰是赶得正好。

QQ图片20170522220652

 

  • 可质量跟不上,平台先爆发,是好事吗?能维持多久?

 

无利不起早,2016年音乐节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共举办200多台。然而,音乐节“遍地开花”却难掩多数亏损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音乐节的盈利状况也同样遵循二八原则,目前盈利的还不到15%。

 

音乐节的两大金主地方政府和地产商存在着同样的弊端。并不真心爱音乐,往往只求短期宣传和人流聚集,换一届领导或者达到目的了,也就撤资了。而艺人们在热火朝天的市场下早就“自抬身价”,失去政府和商家的高额赞助与扶持,加上主办方定位偏差、宣传乏力,都可能血本无归。

 

还有无良商家的投机行为搞坏一锅粥的可能。挑一个假期,找一堆赞助,请上十八线艺人,大搞宣传,一个音乐节就诞生了。尤其一些三、四线小城市,有音乐节大驾光临吃瓜群众就会凑热闹的地方,还有不少不顾质量只管圈钱的“一次性音乐节”。这样的演出多起来,就会破坏整个行业的规范和名声。

 

另一个大问题是,“热门音乐内容”拼凑与“流量艺人”堆砌。国内音乐节虽然迅速崛起了,音乐却并没有,陈奕迅已经独孤求败很多年了……许多音乐节互相之间面目模糊,如同零散的拼盘商演。逃跑计划、好妹妹、许巍、陈粒、马頔、李志等等知名独立音乐人仿佛排列组合一样出席各个音乐节。走的场多了,准备新内容的时间必定少了,唱来唱去总是“南山南”和“我看过沙漠下暴雨”……

 

群众的新鲜劲一过,洗牌是肯定的。

 

一边是“赔钱赚吆喝”,一边是“前仆后继”。那么,在资本燃烧的一片热闹之下,音乐节又该如何不让乌托邦幻灭呢?

 

音乐节需要大量的投资,但也并不排斥资本。音乐人要做的,是让资本服务于初心和发展思路,而不是为资本而改变操作模式,改变对音乐品质一直以来的坚持。

 

  • 玩音乐更要会玩“IP”

 

音乐节本身不算大生意,但是贯通上下游、加入“互联网+”概念,就不一样了。音乐节要发展品牌效应,拥有独特的音乐审美和专业化、个性化的内容,只有音乐节IP拥有了粉丝效应,才能发挥出强大的市场优势。

 

音乐消费里面占比最大的就是周边衍生品的收入了。长江国际音乐节主办方华江亿动CEO唐晓蕾还表示,“低端没有附加价值的周边不会是重点,以后会围绕音乐节这个IP去打造有连续性的,高创意和高质量的周边衍生品。”

QQ图片20170522220925

 

这里面更是有一个“ABH效应”的逻辑,Advanced Behind Hardcopy,即文化的泛化。而且这几年“ABH效应”越来越明显:文化的关注度与人均GDP正相关,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对某种文化的关注程度越高,该种文化存在购买力效应,购买力效应将推动文化演进;该种文化存在崇拜效应,崇拜效应将推动文化逆演进。

 

“现场音乐视频直播是互联网音乐10年来唯一的亮点。”乐视音乐CEO尹亮早年就断言。

 

2016年才第一届的echo回声音乐节,在自家的echo回声App中开通了18元在线观看,仅主舞台一个频道总观看量就突破了百万,这可比卖票要快多了。

 

对于音乐节来说,怎样才算是一场好的直播?要知道引爆观众的燃点在哪里,画面的构图、色彩、用镜的逻辑和导播的切换节奏都特别重要。现场的魅力是在于很多艺术家表演的瞬间,要看拍摄者能不能抓住这个点。

QQ图片20170522220655

 

目前,音乐节直播主要采用多机位的拍摄方式,会切换到前台、后台、侧台、主唱特写等不同视角来呈现现场,从而为用户带来多视角的丰富体验。甚至有些场景甚至在现场都难以清晰看到。

 

  • 细分音乐市场,打造垂直类别音乐节

 

目前国内的音乐节以摇滚乐居多,但摇滚乐作为一种音乐类型,又可以细分为金属、民摇、朋克、电子、雷鬼等多种风格。国内的音乐节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细分市场的意识,但大多数音乐节的做法是在现场设立多个音乐风格不同的舞台,以此来照顾观众的不同口味。音乐节采取这种做法的初衷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但此举使音乐节类似于拼盘演唱会,难免显得风格杂乱,类型定位不清晰,因此丧失了特色,反而不太利于吸引受众。

 

所以,音乐节的正确走向应该是走有风格取向和鲜明主题的特色音乐节路线。如举办受众定位清晰的民谣音乐节、金属音乐节、电子音乐节、爵士音乐节等等,细分音乐市场实行错位竞争策略,可以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

QQ图片20170522220658

 

国内老牌音乐节迷笛此前也针对喜爱电子音乐的观众开发出了迷笛电子音乐节,抢先占领了电子音乐节的市场。

 

打破同质化、观众数量是否能够支撑、持续的商业模式如何打造都是需要垂直音乐节去探索完善的。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