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虹:“一带一路”对中国和区域意味着什么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始于中国西汉时期,是古代中国连接外部世界的海陆商业与贸易路线。古丝绸之路最初用于运输从中国出产的丝绸、陶瓷和茶叶等商品,后来源自丝绸之路沿线其他国家的工器产品、文化以及宗教也渐渐沿着这条路线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世界之间互相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路)的构想。中国开始推动建设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对外战略由长期低调被动的角色转变为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一带一路”的实施也标志着中国由融入世界经济逐步转变到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主动参与改革国际规则。

 

2017年5月,中国政府在北京主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高峰会议,进一步在区域和全球层面推进新丝绸之路战略实施,和增强其全球影响力。迄今为止,“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获得沿线国家的普遍响应,中国还与许多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货物贸易国之一,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拥有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能力,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而言,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就是把握自己的未来。中国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不仅仅为中国自身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支撑,也为地区和世界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够惠及世界。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居民财富的积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小觑中国市场的消费实力和未来增长潜力。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在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并领先西方,无论是在经济、军事还是文化上。然而在近代,由于推行“闭关锁国”国策和当时统治者“夜郎自大”的心态,中国渐渐落后于经历工业革命洗礼而飞速发展的西方国家,并被逼打开国门,遭受无尽屈辱和奴役。

 

今天的中国领导层深信中国落后屈辱的那一页已经永远翻了过去,自信中国重返世界之巅的时代已经到来。过去三年多来,中国政府一方面在现有区域与国际合作机制中推广“一带一路”倡议;另一方面,通过外交﹑政治、投资﹑贸易和金融等不同方式全力推进这一宏大倡议的实施。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出口与对外投资导向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向西方国家、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位并重的方向转变。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中企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打造一批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世界级跨国企业。“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中国政府提出的“中企走出去”战略,鼓励与支持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寻找新的市场和投资机遇。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新时代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新的契机。

1111

这本名为《“一带一路”、中国崛起与国际合作》的书是我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追踪、积累与思考之作。“一带一路”倡议包括对内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二者是互动和互相依存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并不亚于中国国内对此课题的关注。因此,分析“一带一路”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需要研究者从国内以及国际比较角度来看待这一倡议。“一带一路”的成功取决于沿线国家的支持和参与。

 

本书将围绕“‘一带一路’、中国崛起和国际合作”这一主题框架展开,主要探讨和分析以下问题:为什么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它的战略背景、动力和要实现的主要政策目标是什么,中国如何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重启下一轮经济全球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兴多边发展机构将在“一带一路”中扮演何种角色,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改善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有何意义,区域国家和国际社会对于“一带一路”的理解、反应以及主要疑虑是什么,“一带一路”对于区域和丝路沿线国家意味着什么,它将给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哪些长远影响。

本书还将通过深入阐述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和融资中面临的困境,分析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地区和国际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取得的进展、面临的挑战和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前景。依据我对“一带一路”的持续追踪、深入田野和访谈调查研究,本书将回答上述核心问题。

 

尽管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以后国内和国际舆论对此有很多的关注和报道,但是还缺乏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系统分析和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著作。与此同时,中国国内自身对于“一带一路”的认识也还处在深化中。就中国推进该倡议实施方面,本书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和平衡的严肃学术分析。本书既区别于西方社会,也不同于中国国内的分析角度,而是从新加坡“第三者”的角度秉笔直书,期望与所有关注“一带一路”的读者共同探讨这一世纪课题,也希望本书的内容能带给中国读者一些启发。

新加坡地理上扼守马六甲海峡南端,地处东西方的交汇点。自建国起,新加坡一直以“身居亚洲,胸怀世界”的姿态来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并积极融入地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成功从第三世界迈入第一世界。

 

新加坡拥有世界级基础设施,政治清明,政府廉洁高效,社会高度稳定,而且拥有完善的司法体系,加上政策的可预见性、管制的透明性,以及低税率的开放经济体系,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目光。新加坡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也是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吸引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新加坡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新加坡对中国的投资,则占到“一带一路”所有国家对中国投资的80%以上。因此,新加坡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尤其新加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

 

2017年5月24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成立20周年的庆祝典礼上,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发表主旨演讲,高度称赞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明确表示:“中国开启了‘一带一路’倡议,并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各个地区的国家建立联系。新加坡支持这两项倡议,并在一开始就看出这些倡议对推动经济一体化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大有帮助。” 张志贤继续说道:“我相信,中国绝对能够不断自我更新,不断寻求突破,并在区域甚至全世界里扮演更重要的领导角色。”

 

自2013年起,新加坡就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外来投资来源国,新加坡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与新加坡是面向未来的全方位合作伙伴。新加坡不仅仅是最早明确支持中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者,也是最早支持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家之一。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