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与应用 

微信图片_20180117085705

 

引子
2018年1月15日,由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作为学术指导,走出去智库主撰,中国网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共同支持的《“一带一路”早期项目动态评估报告》在北京发布。本报告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前期项目情况,设立了一套专家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专家评价分析,得出了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进展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建议。以下是报告精华版内容:

 

微信图片_20180117085712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政府与企业积极参与和推进各项建设。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达成了270多项成果。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达到69个。“一带一路”建设3年来,中国与沿线各国及国际组织在政策沟通交流、深化理解、增进互信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就,同时也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在“一带一路”倡议进入了全面落实阶段后,有必要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前期项目进展现状与经验,展现收获成果,凝聚合作共识,巩固合作态势。为此,本文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前期项目情况,设立了一套专家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专家评价分析,得出了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进展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建设的总体状况

 

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在目标定位、实施路径等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成为了中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总体战略格局;国内有18个省份作为战略重点,明确了各自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中国的投资贸易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投资集中在能源、交通、房地产和金属采掘等行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成为了沿线的主要合作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与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了对接。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根据内容、技术等可以分为“硬联通”和“软联通”两大类型。

 

“一带一路”的“硬联通”前期项目多具有重要的投资先行、技术示范的作用。其中: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项目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国际上首个由政府主导搭台、两国企业合作建设和管理的高铁项目;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第一步”,是中巴两国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载体;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首个水电大型投资建设项目、“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也是丝路基金的首单投资;中-白工业园是中国目前对外合作层次最高、占地面积最大、政策条件最为优越的园区,是中白两国合作的重要成果;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具有直接辐射尼日利亚及周边西非国家甚至欧美国家的巨大市场空间。这些项目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集中反应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风险与问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许多国家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内部政治不稳定,普遍存在安全问题,未来在政权更替、对外政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家区域一体化水平低,政策差异性强,统一的规范标准缺失;部分国家外汇管制较严、汇率波动大,银行不良贷款占比高,主权债务问题突出;中国企业进入当地市场时,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对海外市场项目的环境评估、可行性研究、尽职调查等领域潜在问题认识不足等。

 

“一带一路”的“软联通”前期项目集中在技术服务、民族文化等层面开展沟通交流。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了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将带动中国核电装备向欧洲高端核电市场的出口,促进中国核电技术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三胞集团旗下的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英国老牌百货集团弗雷泽实现了借助国外管理能力和系统建设能力推动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中医孔子学院在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的落地推广,推动着中医文化国际传播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云南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打造了柬埔寨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吴哥的微笑》,全方位演绎了柬埔寨的古老历史和瑰丽文化,促进了柬埔寨旅游文化发展;广东新南方青蒿药业有限公司的抗虐药物在柬埔寨、科摩罗、肯尼亚、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疟疾的流行,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与“硬联通”项目相似,这些“软联通”项目也面临阻力和挑战。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直接面对文化差异,因文化差异而引发的文化摩擦时有发生;由于历史进程不同,许多国家属于不同的法律体系,在保护投资者权益、解决纠纷等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中国文化威胁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一定程度的散布,既歪曲了中国国家形象,又恶化了中国“软联通”项目的投资环境,人为地设置了国家间合作交流障碍。

 

二、  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标

1.客观展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现状

在公开媒体报道与数据基础上,由专家对中国“一带一路”前期投资项目进行分析评估,以便有关部门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做到有主有次、有重有轻,先易后难。

2.全面反映已开展项目的真实境况

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多层次的评价目标,其中包含国家的宏观战略目标、企业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等。

3.重点分析项目投资的风险因素

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沿线国家政治环境、基础设施、贸易水平、营商环境、民心相通等领域,分析评价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风险。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简洁原则

项目评价指标要简明扼要,条目名称要简单易懂,数据要易查易算,各项指标要尽可能规范、实用。通过挑选主要的、关键性的指标,尽可能用较少的指标反映中国“一带一路”前期投资项目的基本状况。

 

2.层次性原则

项目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为此,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级指标体系设置了项目外部投资环境、项目经济性、项目社会性、项目人文性、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创新等一级指标体系,同时设立了二级指标体系和三级指标体系。

 

3.目标导向性原则

设立指标体系的目的主要是评定投资国别的安全环境等级等,得出相关排序,为中国有关企业投资决策做参考,为中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做依据。

 

4.重点突出原则

“一带一路”沿线外部风险比较多,指标体系设计必须具有长远性、全局性的因素,能够根据实际环境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不强调面面俱到;选择专家普遍认可、符合地区政治实际的数据。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

依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本文探索性地构建了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81个三级指标(见表1)。

 

表1:                     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外部环境 中国政府 政策稳定性
经济发展带动贡献值
国际协调能力
沿线国家政府 政治风险
主权信用风险
社会风险
全球经济走势 世界贸易水平
国际汇率波动
关税水平
大宗商品价格
项目经济性 投资规模 双边投资协定
中国直接投资流量
沿线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流量
企业走出去成本 行政成本
税收支出
认证成本
寻租成本
合同诉讼
监管成本
企业实力 企业资本
企业产值
企业收入
企业利润
行业前景 潜力不足风
开发难度
技术条件
管理难度
项目社会性 企业价值理念 发展愿景
企业核心价值观
人文关怀理念
科学发展理念
企业形象 民众好感度
企业声誉
品牌形象
网民对企业关注度
法制契约精神
社会责任 公益事业
保护劳工合法权利
缓解当地极端贫穷和饥饿
项目人文性 本土融合适应 本土化意识
融合关系
融入文化
社会组织
文化传播 国际标准制定参与
传播媒介
传播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
FaceBook、Twitter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
传播内容有效性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价值 支持当地微小中型生产型企业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对抗艾滋病病毒、疟疾以及其他疾病
慈善捐赠
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组织企业员工参与当地志愿活动
全球标准制定 纵深标准制定
扩大行业间技术交流
中英标准互译的专业化
制定实施标准的应用示范
国际劳工合法权利 人权意识
聘用标准和劳动报酬
工会对话协调机制
智库建设 行业专家数量
提供政策设计和方案的能力
汇总商业情报能力
咨询项目立项数量
国际人才培养创新 人才培养与创新 职级体系
职业道德
专业技能
竞争意识
团队合作精神
心理素质
沟通能力
创新能力
人际关系
人才国际化 国际化人才在董事会、独立董事的比例
国际猎头服务
薪酬管理理念
本国人员工本土化
人才的国际定价
海外华人华侨 海外华侨华人
海外留学生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方法

 

以涉及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公开的媒体报道以及公司介绍为样本资料,同时参考来自中国商务部、世界银行、国别投资指南、国家发改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透明国际、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ITC)、中国全球投资记录、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 2015 Annual Report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金融统计(IFS)数据库、世界经济展望(WEOs)数据库、德国贝特斯曼基金会转型指数(BTI)和新华社“新华丝路”数据库等数据资料,由国内长期关注、从事“一带一路”领域研究的7名相关专家进行评分。

 

评分方法主要采用“状态描述法”,结合相关资料统计数据,由7名专家分别以A、B、C、D描述测评指标内容的状态。每一指标的状态确定后,经计算机加权处理,得出测评总分。三级指标子项目中以7分为满分,形成动态分布的“顺畅型”、“良好型”、“潜力型”、“薄弱型”四个等级形态。

 

三、  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指标评价的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打分标准,有关测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前期项目总分为305.5分,81个三级测评项目指数平均得分为3.77分,前期项目总体水平处于“潜力型”等级。其中,外部环境指数平均得分最高,达4.63分,人文性指数平均得分最低,为2.82分;在各分项指标测评中,“外部环境”指标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带动贡献”得分最高7分;“国际人才培养创新”中的“国际化人才在董事会、独立董事的比例”得分最低1.8分(见表2和表3)。

 

1

2

3 4

注:“一带一路”前期项目动态评估报告项目组根据专家打分调查表整理而得。

 

(一)一级指标状况的分析

 

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共有6个一级指标。具体评分情况看,最大值方面,外部环境项目评分最高,达到满分7分,项目人文性项目评分最低,只有3.4,外部环境项目评分是项目人文性评分的2.1倍左右;最小值方面,外部环境项目评分最高,达到3.6分,而国际人才培养创新项目评分最低,只有1.8分,外部环境项目评分是国际人才培养项目评分的2倍。综合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看,在所有六个一级指标中,外部环境项目评分最高。利用标准差进一步衡量有关指标得分的离散程度,项目人文性投资项目评分的标准差最小,表明项目人文性投资项目下各项指标比较聚集,评分相差最小;外部环境投资项目评分的标准差最大,表明外部环境投资项目下各项指标比较分散,评分相差最大。总之,外部环境指标各项指标评分相差最大,但整体平均评分最高,而项目人文性指标评分相差最小,国际人才培养创新指标评分最低(见图1)。

5

图1: 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评分基本状况

数据来源:根据表2整理绘制。

 

(二)二级指标状况的分析

 

中国“一带一路”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19个二级指标专家打分结果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雷达图型呈“枫叶型”延伸(图2)。19个指标的专家打分平均值为3.8,其中专家打分低于3.8分的指标有企业走出去成本指标、企业形象指标、社会责任指标、本土融合适应指标、文化传播指标、全球治理价值指标、全球标准制定指标、人才国际化指标以及海外华人华侨指标,特别地专家打分最低的指标为本土融合适应指标,打分值只有2.55。另外,专家打分最高的指标为中国政府指标,分值高达5.65。专家评价分值最高的中国政府指标和专家打分最低的本土融合适应指标,分值相差1.22倍。

 

6

图2: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评分状况

数据来源:根据表2整理绘制。

 

(三)三级指标状况的分析

 

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81个三级指标中,打分排名最高的前六项投资项目分别是:经济发展带动贡献值、政策稳定性、中国直接投资流量、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聘用标准和劳动报酬;打分排名最低的后六项投资项目分别是:国际化人才在董事会、独立董事的比例、融入文化、沿线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流量、本土化意识、人才创新能力和国际猎头服务。从得分的平均值来看,评分排名前六位的投资项目是评分排名靠后的六个投资项目的2.8倍左右,而评分最高的经济发展带动贡献值项目是评分最低的国际化人才在董事会、独立董事的比例项目的3.9倍左右(见图3)。

7

图3: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三级指标评分的最高项和最低项

数据来源:根据表2整理绘制。

四、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进展情况,提出了一套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并邀请专家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开展项目影响加以评价,主要包括中国企业投资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人才以及全球治理等内容。根据“一带一路”前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量化结果,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由于政策实施和经济发展带动的时滞性等原因,中国企业的整体投资效果仍处于“潜力型”阶段,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应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无论是“硬联通”项目还是“软联通”项目,中国企业投资的外部环境已经日臻完善,这可能得益于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战略下中国政府的大力推进,但是中国企业在融入当地文化、文化传播等人文性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改进的地方。

第三,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带动效应明显。经济发展带动贡献值、政策稳定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多项指标的高评分状况,反映出“一带一路”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第四,中国企业应当更加积极地推动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中国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更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在维护国际劳工合法权利的基础上,推进全球标准制定和智库建设,提升全球治理价值。

为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有序、平稳地发展,今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应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优质品牌项目的建立与推广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通过前期项目的示范作用,让国际社会更快地看到成果,更好地了解“一带一路”的建设方式,了解中国的诚意、能力与决心。因此,中国政府以及企业需要对前期项目高度重视,以更加扎实的方式加以推进,应明确前期项目的意义在于树立形象、建立模式、取信于人。因此,项目不能在论证不充分、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匆忙上马;在推进过程中,不能为了尽快见成效而绕开必要手续和环节,更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不是所有“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都是“一带一路”企业,不是所有“走出去”的项目都是“一带一路”项目。中国政府有必要对对参与“一带一路”的企业进行识别管理,优化“一带一路”企业品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企业要由产品营销转换为品牌营销,品牌国际化、公司全球化应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注意创新针对前期项目的宣传方式,在宣传策略上要注重文化差异、社会治理、媒介制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构建“走出去”企业的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一套可接纳、可互动、可互补、可操作的风险防范机制,是“一带一路”顺利、可持续开展的必要条件。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比较研究,以便在资源投入和使用的过程中,分清主次,明确重点,提高配置效率。通过强化国别研究和风险评估,减少“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的坏账,降低半途而废工程出现的可能性,提升在政治动荡时保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建立健全的境外安全管理制度、境外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安全风险评估,筹划海外安保方案,保证境外安保资金支持,提高安全防护水平。投保海外投资保险,积极购买安保服务。中国企业应认真选择保险公司,充分利用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同时要善于借助安保服务,增加“一带一路”项目的安全条件。

3.提升“走出去”企业的社会融合能力

中国企业应提升与当地的媒体及公关机构交往能力,提高透明度和规范信息披露。通过主动、真实、客观的信息披露,让当地社会了解中国企业在东道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开展负责任投资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为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改变。中国企业可以同中国驻当地的媒体、公关公司联系,重视海外公关人才的培养和公共关系工作的常态化与制度化。

中国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中国企业应以全球公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开展日常运营活动,要在环境保护、当地社区稳定、商业诚信、社区公益、慈善活动等方面积极作为,做一个融入当地社区的“企业公民”,力争公司利益和社区发展的双赢,在当地居民中树立企业和国家良好形象。

中国企业还要注意加强与当地NGO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分享信息与经验,为企业海外经营赢得更多的外脑支持;同时,充分借助NGO的力量,使企业经营战略与社会责任项目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当地社区的需求,使当地NGO更为主动正面地评价中国跨国企业。

4.积极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急需增强中国企业的“软实力”,首要任务是确立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国际化人才目标,即“立足中国情怀、放眼国际视野、勇担社会责任”;然后再按“人才进口——过程培育——成才出口”等环节建立一套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企业实行海外收购兼并之后,对于企业本土员工,尽量保持原企业人员结构本土化,注重文化异质性整合。企业也要通过设立“管理学院”或“培训中心”来加快人才培养,同时也为投资目的地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客户以及当地官员提供培训,以引导和培养企业内外部的文化认同。

扩大国际化人才在董事会以及作为独立董事的比例。高层领导团队国际化是确保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董事会拥有更多的国际化相关知识、技能和信息,并投入更多的时间参与国际化战略,有助于公司的国际化经营与管理。目前,中国企业聘请外籍优秀人才担任高管的现象并不普遍。因此,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并提供全球服务,管理层的全球化主义和国际工作经验是不可或缺的。

引进国际人才势必带来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中国企业内部工资有等级,或者是体制工资标准。但是,这种标准应随着国际市场变化而更新,针对全球人才,要参考人才的国际定价,而不能仅依据“中国标准”。

5.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华商的作用

海外华侨、华人、华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利用他们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和影响力,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全球有6000多万华人华侨,在东南亚就有4200多万人。据统计,全球华商资产约有5万亿美元,80%集中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东南亚华商可以依靠在运输、仓储、货运代理、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基础和经验,推动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开发合作,推动亚洲地区能源贸易与合作,可以发挥语言文化优势及其在东盟国家政府和企业界的影响力,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中促进沟通、化解矛盾;借助众多华侨华人科技精英、专家学者及研究机构,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区域科技与智力支撑网络。

 

6.研究与运用“一带一路”重点国家与产业的投资指数

通过总结中国“一带一路”前期项目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意识到:为提高企业在对外并购和绿地投资两个领域的成功率,智库和企业应研究和运用“一带一路”重点国家与行业的投资指数。这一投资指数应具备如下功能:一是能够全面评价各行业在重点国家的风险、收益,作为中国企业在投资中的决策参考;二是能够在全球不同国家、不同行业间可比,便于企业确定所投资的不同国家、行业的优先级;三是能够实时、定量反映所投资国家、行业从政治风险到商机的动态变化,便于政府部门和企业在投后管理中的风险监测预警、捕捉市场机遇;四是能够反映所投资行业在不同国家的标杆企业的绩效表现,便于企业总部对国外子公司管理层的考核评价。

 

作者简介:

1、赵磊,博士,教授,现就职于中共中央党校,《“一带一路”前期项目成果动态评估》项目总负责人。

2、白桦,走出去智库(CGGT)CEO,《“一带一路”前期项目成果动态评估》项目总协调人。

3、刘波,博士,研究员,现就职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前期项目成果动态评估》项目成员。

4、齐福全,博士,现就职于走出去智库,《“一带一路”前期项目成果动态评估》项目成员。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