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17231-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9-4
开本:16开

- 五年来,中国企业参加共建“一带一路”的进展如何?
-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共建“一带一路”之间存在哪些主要区别?
- 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新理论作为思维框架与工具,以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新要求?
- 中国企业需要制定什么样的新目标和新战略,以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新要求?
- 中国企业需要提升什么样的新能力,以实施新战略并实现新目标?
- 哪些中国企业的具体行动值得学习与借鉴?
- 什么样的项目或企业才能算是“一带一路”的?
- 如何评估和提升投资项目的“一带一路”含量?……
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之间、与中国学界对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研究之间存在“脱节”是主要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国企业实践者和研究者的“惯性推动”。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企业需要以“创新驱动”代替“惯性推动”。这既是有效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需要,又是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部分理论探讨,由第三至六章组成。
为实现以创新驱动方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企业需要从理论、战略与行动三个层面有所创新。这一部分提出的全球商业共同体及三个组成部分:利益共同体(或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平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治理共同体),是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理论创新的探索。全球商业共同体既是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行为主体,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三部分战略创新,由第七至九章组成。
在全球商业共同体理论指导下,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树立新目标(构建全球商业共同体)、制定新战略(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战略)和提升新能力(基于公司外交能力的软实力)。
第四部分行动案例,由第十至十三章组成。
全球商业共同体虽然是一个“新”词,但其中的某些行动已出现在中国企业的实践中。尤其是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共同发展(如赢联盟),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基础上构建全球商业共同体(如西港特区),创制世界电子贸易的国际规则标准(如阿里巴巴集团的eWTP)等。还有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以强大的科技优势和科技外交能力争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落户中国,并与国际组织建立广泛多样的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探索创设新的国际组织,其做法和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如何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特征,中国企业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需要超越“走出去”的新战略,需要提升实施新战略的新能力。本书提出的全球商业共同体概念,并在理论、战略与行动三个层面进行了探索,为中国企业寻找上述现实课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初步的思维框架。
理论探索的综合性。
中国企业构建全球商业共同体不仅需要工商管理知识(尤其是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商业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与非市场战略等),而且需要外交与国际关系知识(尤其是公司外交、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以及共同体与和平学知识(积极和平、冲突转化等)。把这些多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形成创新性理论,服务于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现实需求。
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与传统的工商管理图书相比,本书专门探讨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课题,不仅突出了非市场利益相关者与非市场战略的重要性,而且增加了外交与国际关系、共同体、和平学的理论和方法;与目前已有的“一带一路”图书相比,本书以中国企业高中层管理者为目标读者,专门探讨中国企业如何共建“一带一路”问题;与通常的外交与国际关系、和平学和共同体的图书相比,本书将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移植到中国企业的具体商业场景中。这体现了研究内容的多维度创新。
研究结论的开放性。
本书虽然论及了全球商业共同体的理论、战略与行动,但这仅是一个总体性的思维框架,距成熟的理论和战略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和行动案例来修正、充实和完善,例如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学理化,全球商业共同体理论与现有的共同体理论、和平学理论、战略与组织理论、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逻辑关系,企业实践与理论之关系,等等。
第一节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凸显企业主体地位 3
第二节 国家发展改革委:五年来成效显著 4
第三节 商务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五大成效 5
第四节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涉足“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超3100 个 6
第五节 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 7
第六节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2018 年度报告》 8
第七节 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 9
第八节 简要分析:五多五少 9
参考文献 12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第二章 问题及解决:从惯性推动到创新驱动 14
第一节 习近平提出的要求 14
第二节 现实状况与目标要求的脱节 16
第三节 理论研究与行动实践的脱节 18
第四节 惯性推动及其表现形式 19
第五节 如何做到创新驱动?21
参考文献 24
第三章 全球商业共同体及其学科基础 27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28
第二节 创新驱动共建“一带一路” 35
第三节 切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6
第四节 共同体理论的商业场景化 39
第五节 和平学理论与跨国公司发展 42
第六节 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的移植应用 45
第七节 企业战略与组织理论的逻辑延伸 48
参考文献 51
第四章 共同发展:全球商业利益共同体 55
第一节 跨国公司新理论 56
第二节 跨国公司网络组织 57
第三节 国际战略联盟 60
第四节 合作伙伴经营 63
第五节 多边平台经济学 65
第六节 商业生态系统 67
第七节 智能商业 70
第八节 共生型组织 73
参考文献 75
第五章 积极和平:全球商业价值共同体 77
第一节 作为前提与条件的非市场问题 78
第二节 作为非市场行为的公司外交 83
第三节 作为成员的规则监督类与和平公益类国际组织 84
第四节 作为共同价值和目标的积极和平 87
参考文献 90
第六章 改善治理:全球商业责任共同体 92
第一节 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治理 93
第二节 跨国公司与联合国 95
第三节 国际经济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96
第四节 跨国公司与规则制定类国际组织 98
第五节 遵循国际规则标准: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例 102
第六节 创制国际规则标准:以国际标准化为例 105
参考文献 107
第三部分 战略创新
第七章 新目标:全球商业共同体 111
第一节 作为目标的全球商业共同体 111
第二节 中国企业的愿景和使命 112
第三节 国家战略对中国企业的目标要求 114
第四节 中国企业的双重挑战 116
第五节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双重挑战 118
参考文献 121
第八章 新战略: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122
第一节 现战略的内容概览 123
第二节 通过战略联盟实现共同发展 129
第三节 通过非市场战略或公司外交实现积极和平 133
第四节 通过遵循和创制国际规则标准实现改善治理 140
第五节 合作是新战略的核心关键词 144
第六节 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 146
参考文献 155
第九章 新能力:基于公司外交能力的软实力 157
第一节 硬实力与软实力 158
第二节 跨文化交流能力 159
第三节 核心能力理论及其应用 160
第四节 公司外交能力 165
第五节 能力的开发与获取 170
参考文献 175
第四部分 行动案例
第十章 战略联盟 179
第一节 战略联盟及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 179
第二节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的战略联盟 180
第三节 “双胞胎”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182
第四节 交叉持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84
第五节 第三方市场合作:优势结合,共同发展 185
第六节 LCD 模式:“几内亚赢联盟” 188
第七节 战略联盟的扩展 191
参考文献 196
第十一章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197
第一节 境外合作区的共同体属性 198
第二节 “八方共赢”的西港特区 201
第三节 泰中罗勇工业园 208
第四节 国内学者对境外合作区的研究 211
第五节 从境外合作区到全球商业共同体 214
参考文献 219
第十二章 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 220
第一节 主要行动及进展 221
第二节 国际合作构建利益共同体 225
第三节 公司外交构建价值共同体 230
第四节 创制规则构建责任共同体 233
第五节 构建世界电子贸易共同体 239
参考文献 241
第十三章 国际太阳能中心 242
第一节 以强大领先的科技优势争取国际组织落户 243
第二节 与国际组织开展建立广泛多样的合作关系 246
第三节 探索创设新的国际组织和联盟 249
第四节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251
参考文献 252
后 记 253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
一带一路人论坛发起人